联系人:
史国玺(总经理) 电话:13884663303
史睿(业务经理)电话:17621298769
秦吉伟(技术)电话:15966506046
电话/传真:0535—6371732
电子邮箱:sdytruixing@163.com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中山街8号
运行中断与警报频发:自动加药机五大操作误区
运行中断与警报频发:破解自动加药机五大操作误区
在现代水处理、化工、食品加工等众多工业领域,自动加药机已成为保障流程稳定、提升产品质量、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设备。然而,许多用户常常抱怨设备“难以伺候”:运行频频中断、警报响声不绝于耳,不仅影响生产效率,更可能因加药不准导致严重的工艺事故。
究其根源,绝大多数问题并非源于设备本身的质量缺陷,而是源于操作和维护环节的认知误区。本文将深入剖析自动加药机最常见的五大操作误区,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,助您实现设备的稳定、高效、长周期运行。
误区一:忽视预处理,“来者不拒”——药液品质是根基
错误操作:将未经任何处理(如过滤、稀释、搅拌)的原装或自制药剂直接倒入药箱。认为加药泵足够强大,可以处理任何粘稠或含有杂质的液体。
导致的后果:
•管路堵塞:晶体、颗粒物或粘稠结块会堵塞吸液管、Y型过滤器、计量泵进出口阀球,导致流量急剧下降甚至断流。
•设备损坏:泵头、隔膜或螺杆因输送高粘度或含固液体而过载,加速磨损,导致密封失效或电机烧毁。
•精度失真:杂质卡住阀球会导致单向阀关闭不严,造成回流,实际加药量远低于设定值。
正确做法:
1.严格过滤:在加药泵入口前安装合适精度的过滤器(如Y型过滤器),并定期清洗。
2.充分溶解/稀释:对于固体或高浓度药剂,必须在另一个容器中充分搅拌、完全溶解和稀释后,再转移到加药机的药箱中。
3.定期清箱:定期清洗药箱,清除底部沉淀的杂质。
误区二:不惧“空粮”,“榨干”最后一滴——气蚀是隐形杀手
错误操作:为“节约”药剂或贪图省事,直到药箱完全见底、泵体空转发出异响时才去添加药剂。
导致的后果:
•气蚀现象(Cavitation):泵在空转或吸入空气时,内部会产生真空气泡,气泡在高压区破裂的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,严重损坏泵的隔膜、柱塞或螺杆,这是不可逆的机械损伤。
•运行中断:系统因吸入空气而触发流量报警,导致生产流程中断。
•计量失效:一段时间内加药量为零,工艺控制完全失控。
正确做法:
1.设立最低液位线: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,要求操作人员在药液降至最低液位线(通常为药箱容积的1/5)前及时补充。
2.善用液位计:充分利用设备自带的高低液位报警功能,将其作为添药的关键提醒,而非“最后通牒”。
误区三:“设定了之”,不管“身后事”——校准与反馈同样关键
错误操作: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好流量和频率后,便认为万事大吉,长期不进行任何检查与校准。
导致的后果:
•“假”精准:计量泵的机械结构(如隔膜疲劳、背阀磨损)或管路情况(如堵塞、泄漏)会随时间变化,导致实际加药量与设定值出现显著偏差,且用户毫无察觉。
•工艺波动:由于加药不准,下游的pH值、浓度、浊度等工艺参数持续波动,产品质量难以稳定。
正确做法:
1.定期校准: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流量校准。通过使用量筒、秒表等工具在出口处实际测量固定时间内的排出量,与设定值对比并调整校准系数。
2.关注反馈:如果系统集成了流量计或过程传感器(如pH计、ORP计),要密切关注其反馈值与预期值是否匹配,这是发现加药问题的最直接线索。
误区四:将安全阀(泄压阀)当作“摆设”
错误操作:不了解或不启用泄压阀功能,甚至因泄压阀经常起跳而将其手动关闭或堵塞。
导致的后果:
•系统超压:当下游管路、阀门因误操作或故障而关闭时,泵仍在运行,会导致系统压力急剧升高。
•设备损坏:极高的压力会损坏泵头、管路、密封件,甚至造成管道爆裂,引发药液泄漏的安全事故。
•人身危险:高压喷射出的化学药剂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。
正确做法:
1.正确设置:将泄压阀的起跳压力设置为略高于系统正常工作的最高压力。
2.保持畅通:确保泄压阀出口管路引至安全区域(如药箱),并保持畅通,定期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。
误区五:忽视日常“体检”,小病拖成大病
错误操作:设备不出大问题就不闻不问,缺乏日常的、预防性的巡视和保养。
导致的后果:
•小故障升级:轻微的泄漏、轻微的异响、轻微的精度下降等问题被忽略,最终发展成严重的机械故障,造成非计划停机。
•维护成本剧增:大幅增加的维修费用和停产带来的损失,远高于日常保养的成本。
正确做法:建立并执行日常点检与定期保养制度:
•每日:检查药箱液位、管路有无泄漏、设备有无异响。
•每周/月:清洗入口过滤器、检查润滑油位(针对螺杆泵等)、手动测试泄压阀。
•每季度/年:根据厂家建议,更换隔膜、阀球、阀座、密封件等易损件。
自动加药机是生产的“精准卫士”,但其稳定运行绝非一劳永逸。许多令人头疼的运行中断和警报频发问题,背后往往隐藏着操作和维护的误区。唯有从根本上转变“重使用、轻维护”的观念,避开以上五大误区,用科学、规范的操作替代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,才能让这台“卫士”真正地为您保驾护航,创造持续稳定的价值。
上一条: 无